口特网 > 猎奇 > 正文

​世界十大文艺著作(世界著名文艺作品)

2023-11-20 18:57 来源:口特网 点击:

世界十大文艺著作(世界著名文艺作品)

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十大名著 2、世界上十大著名名著 3、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4、世界十大经典名著详细资料大全 5、世界十大经典名著

世界十大名著

一、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所著,它被称作史诗级的作品。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大背景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很多底层的穷苦人们被无底线的统治者所剥削,越是这样残酷的时期,越是考验人性的时刻,可是他看到的却处处是反人性的事情发生,一度让人感到绝望。

于是,底层人们不想再在这样的悲惨世界中饱受欺压,就决定一起站起来,反抗那些残暴无良的统治阶级。而故事的主线,则都围绕着一个叫冉的男子所展开的。

雨果对这个时代的所有感怀,对被压榨的人们的所有的同情与祈祷,都无一不体现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从这些文字里,我们也能感受到阶级差异造成的社会乱象,或许读完之后,你会对生活产生新的思考。

二、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这是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所写的一部巨作,还一度被改编成同名的电影,可见影响力之大。

这部作品围绕着大卫的一生展开,大卫出身不好,孩童时代就过得十分凄惨。在命运这样的打击下,大卫本应该像他身边的那些人一样,麻木不仁,浑浑噩噩的度日,这在当时阶级主义严重的法国时很常见的,贫苦人们一生一世都没有跨越阶级的可能,但大卫却不是如此。

大卫永远对生活包含热忱的希望,他渴望有一天,自己的命运能通过自身努力所改变。他的励志故事一度让人湿了眼眶,从大卫的身上,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在长大之后,都要走过一段满是残缺的路途,甚至自己也变得苟延残喘,可这只是生命的阵痛,不要把它当做永恒的绝望。

三、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这是一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著作,而它的作者罗曼罗兰,也因此变得声名大噪。

主人公约翰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本来衣食无忧,却因为父亲每天不务正业,让这个家庭走向下坡路。他心灵的残缺都是被音乐填补上的,他用祖父送他的那架旧钢琴,自编了许多动听的曲目。可是约翰生下来就有着一张丑陋的脸,这不符合音乐家的气质,让他的事业之路受到许多阻挠。

这本书讲述了约翰用顽强的意志,亲手打破了自己的那颗自卑心,他也在努力的过程中,对身边的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那些嫌弃他的亲戚,在他成功之后都纷纷围了上来,那些嘴脸令人生厌。

四、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先是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后来又由爱生恨,加害于她,而本部小说的主角卡西莫多为了救她,甘愿舍弃自己。

卡西莫多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敲钟人而已,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不断揭示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状,与人性的本质。

这部作品还揭露了当时宗教虚伪的一面,教会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可以读出底层劳动人民身上的真善美,让人对生活重新燃起温暖的希望。

五、司汤达《红与黑》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开创了心理学方面文学作品的先河,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窥见当时法国在这种封建制度的统治下,人们的心理状况。

其中,故事主人公的奋斗史可以说是十分励志,但同时这本书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主人公努力奋斗之后,依然以失败收场。

六、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这是俄国的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作品,依然是围绕着俄国当时的国情来写,两位主人公的命运在社会上起起伏伏,让人深感命运的不确定性与偶尔的无力感。

透过战争,人们更加渴望和平,为了和平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能够引发大众的思考: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拥有当时战争时期人们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更不值得珍视。

七、高尔基《童年》

这部作品大家应该较为熟悉,他是作家高尔基以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所写的一部小说,故事情节基本都是在他身上发生过的。

主人公阿廖沙从出生开始就亲眼目睹了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他们这一生所遭受的苦难,都深深地印在他年幼的脑海里。

作品虽然以一个孩子为主要视角,却借由孩童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看法,通过日常琐事表现出极富哲理的信息,它比别的名著更加容易读懂,但也能得到很多有益的思考。

八、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这本书也是被改编成同名的电影,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作品。而且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透过爱情的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可是反映的主题却是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家庭关系艰难维系的必然性。

女主角是一个极具有个性的女人,她甚至没有忠于自己的婚姻,这是很受争议的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故事情节的走向更有吸引力。

通过这部世界名著,你可以收获对人生、社会以及家庭的三层关系的感悟,读完,你肯定会活得比以前更通透。这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绝对让人眼前一亮。

九、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一本揭示时代悲剧的作品,让人读来新生悲怆之感。男主角与上一代的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直延续到下一代,人世间的很多关系正是如此,自己似乎无法掌控,也在不停的消耗自己,备受折磨。

可是主人公最后还是成功的穿过层层关系的迷雾,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我们也许对人性会有新一层的反思。

十、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这部作品还是以美国的战争年代为故事背景,故事的主角不像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早早地奠定了悲凉基调。

她是一位庄园的小姐,在当下的年代依然饱受各种挫折与磨难。可是在她的身上,我们读到了一个女人身上的能量是无比巨大的,只要我们足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没有人可以攥握我们的命运把手。

《飘》这部小说于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奠定了其成为世界名著的基础,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更是一举成名。

世界上十大著名名著

NO.1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14行诗(1592~1598)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NO.2 但丁

但丁(1265-1321)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伟大的诗人、文学家,世界级的一流文学大师。但丁从37岁被宣告永久放逐,后来客死异乡。九岁邂逅心灵上永恒的恋人佩雅丽琪,这位后来24岁香消玉陨的少女,成为但丁日后创作的源泉。《神曲》为但丁不朽的巨著。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继往开来在欧洲文学发展中占据一个关键地位。

NO.3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NO.4 拜伦

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贵族出身。青年时代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封建专制压迫深恶痛绝。1809年开始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对这些国家人民反封建、反侵略、反迫害斗争极为同情和支持。1811年归国以后,开始创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1812年在国会发表演说,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因贫困而发动捣毁机器运动进行辩护,反对国会通过的《保障治安法案》,谴责英国统治集团对工人的血腥镇压。1813年开始,陆续刊行《东方叙事诗》,抨击英国当属而被迫出国。在意大利参加烧炭党人活动时,撰写长诗《青铜时代》,揭露神圣同盟的反动面目。1823年投入希腊民族独立战争, 1824年4月10日病逝。拜伦的代表作有讽刺长诗《唐璜》。他的作品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极大的影响。

NO.5 荷马

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他是《荷马史诗》(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的作者。《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荷马史诗》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NO.6 雨果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NO.7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边缘集》、《生辰集》;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弃绝》、《素芭》、《人是活着,还是死了?》、《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中篇《四个人》,长篇《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摩克多塔拉》、《人红夹竹桃》;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NO.8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托尔斯泰之所以获得不朽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他的两部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内心充满深刻的矛盾。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贵族,而在他的晚年却很不成功地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声色,而最终却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他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却几乎时时害怕死亡。这种奇特的双重性格使他在人生的中年舍弃他单纯的小说作家的生涯而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源源不断写出的论文、小册子和大部分是说教的短篇故事和剧本里,他宣扬了对爱和忠诚的人生的信仰和对财产及政府和教会之类人为的制度的鄙弃。

NO.9 高尔基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代表作有 《马卡尔·楚德拉》、《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海燕之歌》、《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等等。他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NO.10 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两个朋友》、《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和《我们的心》,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img]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分别是《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约翰·克里斯多夫》、《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童年》、《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飘》。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长篇小说,出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男主角冉·阿让是一个伐木工人的儿子,身世悲惨,年幼的时候就成了孤儿,长大以后又不断失业。在他二十五岁那一年,他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迫不得已去商店偷窃面包,结果被判服极重的苦役。

在服役过程中,他三次越狱失败,最终共判处19年有期徒刑。冉·阿让的人生经历,在雨果的笔下,真实地反映出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环境多么黑暗。这样一个社会,如何一步一步把勤劳本分的老实人逼良为娼。

冉阿让,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明证。我们读这本书,可以回到19世纪的法国,学习过的不只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更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

《大卫·科波菲尔》

本书出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之手,狄更斯自己称这部小说为“心中最爱的孩子”,可见此部书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之高。狄更斯本人,是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笔下,主人公科波菲尔是个可怜的孩子,在他还未出生时,亲生父亲就已经去世。

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不料他却因为继父的残暴而最终逃出家门。本书以科波菲尔的悲惨童年为开端,向读者们娓娓道来主人公坎坷却也最终迎来幸福结局的一生。此书表明了狄更斯心中最深处,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的理想和期待。

《约翰·克里斯多夫》

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一个败落的音乐世家,幼年的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无奈家道败落,他的一生因此而坎坷开场。

在主人公的一生中,一共经历过几段爱情,但是也都以失败告终。克里斯朵夫晚年专心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此书是罗曼罗兰的成名作,至今仍是经典。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而维克多·雨果,则有两部小说入选世界十大名著,另一部是上文提到的《悲惨世界》。这本书艺术而又真实,戏剧而又惨烈的再现了,在四百多年前路易十四统治之下的法国社会的黑暗。

在书里,教会的主教和宫廷中的皇帝狼狈为奸,对百姓施行前所未有的压迫。法国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书中的吉赛卜女郎埃斯梅拉达,就是雨果刻画出的一个典型受害者。听闻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使全世界许多爱好艺术的青年心痛不已,不妨读读雨果的这本书,在书中再览巴黎圣母院荣光风采。

《红与黑》

《红与黑》出自法国作家司汤达之手,这本书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闻名世界的经典长篇小说。主人公于连拥有着一个复杂的内心,双重人格和十分矛盾的性格。他一生命运悲惨,年幼时被父兄虐待,而后远走他乡,在任职家庭教师的市长家中与市长夫人相爱。

最后东窗事发,在断头台上被杀,而他的情人瑞那夫人则亲手埋葬了他的头颅。在这部小说发表后,司汤达也随即成名,这部书可谓是想要了解法国政坛就不得不读的经典之作。

《战争与和平》

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也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永恒经典,这部书里刻画的人物可谓是包罗万象。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社会现象,里面出现的人物有近千个。

从个人到集体,从和平到战争,从国家到私人,所有一切可能会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过的人类历史事件都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存在。不仅有婴儿的降生,也有生命的终结,不仅有爱情的喜悦,也有战争的悲痛。可谓是一部人间现象研究全书。

《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小说三部曲的其中一部,此书中的片段也常出现在中学教科书上,另外两部分别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童年三部曲,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主角阿廖沙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被母亲和残暴的外祖父,抚养长大的坎坷人生经历。

在阿廖沙的童年中,他的外祖母给他的正能量和影响是最大的,外祖母甚至在他的以后人生经历中,也起着指路明灯的作用。这部书,生动地讲述了19世纪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可以带我们穿越到过去,走进沙俄下层人民真实的人生。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部经典世界名著,也是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桀骜不驯,甚至堪称遗世独立的奇女子,这类女子是世间少有的。她如此勇敢地追求爱情,最后却落得一个卧轨自杀的惨状。

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安娜却是一个值得敬佩和瞻仰的女子。她身上的这种桀骜不驯,里面有三分自由,五分热情,两分才华,又或许是五分才华,五分自由。总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之作,也是19世纪的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品。

书名中的这座呼啸山庄,在小说中位于英格兰北部,几乎与世隔绝。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山庄里的老主人收养,后经历恋爱的伤痛,对与其女友结婚的地主林顿进行疯狂报复。叙述了林顿和恩肖两家人,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部小说相比于别的小说,多了一层恐怖和压抑的气氛,但也正因如此,这部小说向来独树一帜,其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飘》

《飘》出自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一部以爱情为主打,同时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下,反映了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人民生活的浪漫主义小说。女主人公斯佳丽和男主人公白瑞德,在战争背景下的相遇、相知、相爱。以及两个人一起经历的许多人生大事,经历在战争中的爱情,也经历了爱情最终的消亡。

《飘》在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一经出版便打破了所有的销售记录,直到现在,影响力依然是空前的,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只是爱情,还有复杂的人性,女性的独立与追求等等。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详细资料大全

2006年,美国《读者文摘》和《纽约时报》组织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的十万读者进行投票,评选出了世界十部文学经典。200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导,英、美和澳洲的125位作家应邀从五百多部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中评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值得阅读的十部经典。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册数 :全12册出处 :《十日谈》影响 :最获好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内容介绍,本书目录,作者介绍,  内容介绍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是各个时代在世界各国最受重视,最获好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的十部经典巨著。它们当之无愧地代表着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被一代又一代人尊为文学典范与思想巅峰,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源泉。  本书目录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第一部重要的小说杰作,以古罗马诸散文大师为典范,结构完整,文笔精炼,语体优美,语言丰富、生动,为义大利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先河。可以说此后的欧洲短篇小说家传承的都是薄迦丘的衣林。 《忏悔录》(1782) 被称为“代表全人类向上帝递交的忏悔书”。1782年首度在法国发表后,立即激起轩然 *** 。作者以惊人的勇气, *** 裸地写出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感情,热情赞颂个人情感的独立价值,是一部用散文写就的优美诗篇。对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版二百多年,至此仍在世界各国畅销不衰。以其惊人的真实性,不仅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经典文学名著,亦成为回忆录文学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白鲸》(1845) 这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经典,首次出版即成为全世界最被广泛阅读和研究的对象。这部伟大的作品,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力量与思想的所在。是美国文学一座庄严的里程碑。美国作为一个民族,第一次能够以独立的身份代表全人类发出它自己独特的声音,对人类社会当时状态做出了高度概括。是人类征服自然,自身成长过程的一次全景式浓缩。阅读此书是一场令人筋疲力尽的旅行,是人类与自然,、与神明的一次全景式对话。 《罪与罚》(1866) 陀斯妥耶夫斯基:“心理小说”的代表作,以“一次犯罪心理报告”的形式,描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与分裂心理。作者调用了内心独白、潜意识渲泄、下意识行动、错觉、幻觉以及梦境等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手法,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完成种种非理性表现及反传统效果,开创了此类写法的先河。其“一死换百手”的价值观引起了当时文学家、评论家以及广泛的社会阶层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每年全世界仍有无数研讨会、纪念会召开,探讨陀氏作品,尤其是《罪与罚》的社会与哲学意义。 《复活》(1889-1899) 托尔斯泰的”封笔之作,最全面、最充分反映其世界观矛盾的终结作品。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划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它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成为社会主要焦点的所有制矛盾,男性对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达到了”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并因此书而成为一个“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 《九三年》(1895) 最全面、最彻底体现法国大文豪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与写作艺术的名著,历来被法国文学学者,专家评为“五星级”作品,“法兰西文学王冠上的明珠”!将世界文学与哲学思想流派中地位显赫的法兰西人道主义思想阐发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被全世界热爱与崇拜这一思想流派的读者奉为必读的圣经。 《尤利西斯》(1922)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是一部爱尔兰和以色列“两个民族的史诗”。作品剖析现代社会人的精神状态,表现人的本质,涉及了几乎一切对西方文明社会构成影响的文化领域。除英语之外,还广泛运用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义大利语、梵文总共18种语言、引用了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伊索寓言,以色列民歌等等各民族神话、传说、寓言、民族史诗等文化遗产,是二十世纪一部包罗万象的“现代奇书”。著名传记作家,评论家艾尔曼称之为“在有趣的小说中,它是最难懂的;在难懂的小说中,它是最有趣的”。 《魔山》(1924)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长篇哲理小说,堪称德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率先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于一炉的典范。是二十世纪初人类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社会缩影。除去生与死的核心主题外,小说对于“时间”这一构成生命的重要因素做了精彩、深入、全面的思考。不仅对于其个人思想及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成为世纪初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写照,从而一举确立了其现代经典的崇高地位。 《永别了,武器》(1929)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最成功的一部长篇小说。美国最具世界声誉的文学大师海明威的得意之作。以作者在作战前线的亲身经历为原型,以一场撼人心魄的战地浪漫史为主线,描述了这场大战乱中人类理智与情感的扭曲、美好、崇高价值的废弃,以及个人生活的异化,是海明威高超写作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罕见的骄傲之一。 《百年孤独》(1967) 作家酝酿了十多年,“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了所有的写作技七”创作出来的一部杰作。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与最纯粹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拉美国家的政治现实与社会现实,又隐隐浓缩了人类社会发展至此的全部历史。是一部“其中出现了一切情况 ”的书,一部“日常生活的长诗”,也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寓言。其中的历史脉络云遮雾罩,隐约出没在鬼魂、梦幻、神话、预感和预示,轮回的时间中,朦胧恍惚、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作者仿佛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穿越那“仿佛原罪出现以前的潮湿而寂静的天堂”。  作者介绍  乔万尼・薄迦丘(义大利)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的――义大利第一位重要作家,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优秀传统,勇敢地热爱现世生活,反对当时笼罩全欧的禁欲主义思想,率先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开创了小说创作的千古先河。 让・雅克・卢梭(法) 18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最杰出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合称欧洲“启蒙运动三大导师”,掀起了这场波及全欧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并最终导致了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基础,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首倡者,被德国大文豪歌德称为“精神上的父亲”。 赫尔曼・梅尔维尔(美) 美国拓荒文学的奠基人,是美国当时唯独获得世界承认的文学大师,其坎坷、惊险的个人经历在各个时代的作家中均极为罕见和珍贵。其所反映的人类在种种极端环境中的体验与灵魂升华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无价财富,到达其他作家羡慕而难以企及的境界。 陀斯妥耶夫斯基(俄) 19世纪后期俄国文坛上最杰出的作家,被别林斯基称为“伟大的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并列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对世界文学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以其手术刀的般精确的笔法,解剖了一个庞大帝国沉重的城市化步伐。他开启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中“心理小说”的写法,至此仍是世界各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学者研究的范本,当尼采发现陀斯妥耶夫斯基时,不禁惊呼“立即听到了血缘本能的呼声”。 列夫・托尔斯泰(俄) 十九世纪俄国以及世界文坛泰斗,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几乎每一部都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第一的地位,最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宏伟史诗。他继承了俄国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创作不断突破,通过大量哲理、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涵盖了广阔的艺术表现领域,将这一伟大的文学流派推至巅峰。 维克多・雨果(法) 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法兰西文学卓注的骄傲。一生起伏跌宕,思想博大精深,一生跨越整个十九世纪四分之三,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期、拿破仑时期、法国王室复辟时期、七月革命、共和时期、普法战争等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是激动人心、改变世界的十九世纪的见证人。去世时法国全国举行悼念活动,以“国葬”级别安葬于巴黎最有名的“拉雪兹公墓”,前往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现今如此。 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 被认为是继弥尔顿之后最伟大的英雄大师。其对英语语言艺术掌握之娴熟、创造之精妙均已臻化境,对意识流、表现主义等艰深繁难的写法举重若轻,对欧洲自希腊罗马时代以降的各民族传说、文学遗产运用自如,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世界所有文学大师中,从未有一人博学多才达到如此地步,被称为“作家中的博士”。 托马斯・曼(德) 谛造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学史上堪与歌德、席勒时代的“狂飙突进运动”相媲美的新高峰。被评为德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长篇小说大师”、“德语现代文学的火车头”。真正赢得了崇高而持久的国际声誉,实现了德语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突破,开创了一代风气。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 美国最具世界声誉的大师作家,受到欧洲高级知识分子的广泛欣赏与极高评价。其思想冷峻、深刻,带有浓厚的美国西部色彩,是美国青年经久不衰的崇拜偶像之一。其写作艺术质朴中带有极其高贵的气质,成为后世作家乐于效仿的经典文本。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融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与东方文化于一炉,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之大成,于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拉美文坛上一代文学巨匠。乌拉寺作家马里奥・贝尔迪评论说:“我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会给马尔克斯增添更多的声誉,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马尔克斯会使诺贝尔文学奖的信誉有所恢复。”智利杰出的大诗人聂鲁达称之为“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当代的塞万提斯”。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约翰·克里斯朵夫》、《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童年》、《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飘》。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相信大部分的文学爱好者都听说过,或者是看过这十大经典的名著,在这些名著当中,《悲惨世界》名气算是最高的,这本书是雨果所著。这本书讲述的是很多底层的穷苦人们被无底线的统治者所剥削,越是这样残酷的时期,越是考验人性的时刻,可是他看到的却处处是反人性的事情发生,一度让人感到绝望。

除此之外,《大卫·科波菲尔》也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这是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所写的一部巨作,还一度被改编成同名的电影,可见影响力之大。《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著作,而它的作者罗曼罗兰,也因此变得声名大噪。

除了以上这一些以外,十大经典名著当中的一些长篇小说,同样也是值得一读的,比如说《巴黎圣母院》、《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童年》都是非常不错。

名著的定义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